3·13爱校日系列活动 | “情系中加”征文比赛完美收官

发布日期:2025-03-24 浏览次数:3136

        爱校是一种美德,爱校是一种智慧,爱校是一种品质,爱校更是一种责任。为更好地推进“爱校荣校”主题教育活动,加强对学生的爱校教育,增强学生的爱校意识,推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,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,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,学校开展“情系中加”主题征文活动。同学们踊跃参与、积极投稿,以热爱为墨,用真诚为笔,争相书写爱校情怀。 征文活动现已完美收官,经过几轮角逐,现选出,一等奖两名,二等奖四名,三等奖五名,分别是:

高二(2)张孟然

《以文为舟,以行作桨一一我的校园成长印记》

        在教室窗外的樟树下,我曾无数次凝望校园的晨光暮色;在走廊尽头的公告栏前我也曾驻足阅读那些泛黄的优秀征文。五年的校园生活,像一本未完的诗集,每一页都镌刻着成长的痕迹。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不仅是我求知的殿堂,更是情感扎根的沃土。在这里,文字的温暖与实践的力量交识成网,托举起我对校园的春恋与感恩。

课堂知识的灯塔与情感的港湾

        语文课,老师讲解作文时,突然指着窗外盛开的花说:“文字之美,不仅在于纸上,更在于生活。”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:校园课堂既是传递知识的场所,也是唤醒情感的桥梁;数学课上,老师用粉笔画出抛物线,比喻“人生总有起伏”;英语演讲比赛中,同桌颤抖却坚定的声音赢得掌声.....这些片段让我懂得,学习不仅是公式与单词的堆颜砌,更是心灵与世界对话的过程。而“情系中加”征文比赛,则让我将这份感悟化作文字。当我写下《数室窗外的四季》时,那些曾被忽略的细节——黑板擦落下的粉笔灰、课间传阅的笔记——都成了情感的载体,让我重新发现校园生话的诗意。

实践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蜕变

        有年春天,我参与了学校劳动实践课的菜园养护工作。蹲在泥土中拔除杂草时,我才真正理解“一草一木皆辛苦”的含义。汗水浸湿校服的那一刻,往日匆匆路过的绿化带突然变得鲜起来。劳动结束时,老师指着我们清理过的菜园说:“你们种下的不仅是植物,更是对校园的责任。"这句话如石子入水,在我心中泛起涟漪。后来,我在作文中写道:“曾经觉得‘爱校’是宏大的口号,如今知它藏在弯腰拾起一片纸屑的瞬间。”劳动实践让我从校园的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,而这种身份的转化让“学校是我家”不再是一句空话。

同窗:共舞青春的灵魂共鸣

        校园的情感纽带更在于那群并肩同行的人。运动会上,全班为咬牙冲刺的同学呐喊到嗓音嘶哑;月考失利时,室友悄悄塞来的鼓励纸条;甚至是为了一道数学题争 得面红耳赤的课间.....这些琐碎却炽热的记忆,构成了我对“集体”最深刻的理解 在“青春的样子”演讲会上,台下许多人悄悄抹泪。她说:“我们虽不是一家人,却共享着地血像更紧密的最伴。”校园生活的珍贵,正在于它让我们在碰撞中学会包容在互助中收获温暖。

此心安处是吾校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再漫步校园,每一步都踏着记忆的韵律。公告栏上张贴的新一期征文启事,劳动实践时种下的菜苗已抽出新芽,教室里依然回荡着书声与笑声。我终于懂得:对学校的热爱,源于它用知识照亮前路,用实践锻造品格,更用无数细微的温暖瞬间的织成情感的细网。在这里,我不仅收获了分数与奖状,更找到了青春的意义与心灵归属。未来的某天,当有人问起“母校对你意味着什么”,我定会回答:“那是让我的文字有了温度扎根的地方。”

志德138班 刘清成

青冥破晓,启楫中加

        东方初泛的鱼肚白浸润着靛蓝天幕,晨曦悄然漫过窗棂。当城市尚在薄雾中舒展筋骨,中加学子已踩着露珠编织的琴键,沿银杏小径弹奏出求知的序曲。脚步声惊碎校园凝结的静谧,校服衣角掠过沾满夜露的灌木,我们怀揣各自的梦想,步履匆匆地向教学楼行进。

        推开教室门的刹那,清冽空气裹挟着油墨香迎面涌来,轻轻拂去晨起残留的丝丝困倦。低沉而有力的读书声渐渐响起,宛如铿锵激昂的交响乐,在晨光微露的校园中回荡。当《蜀道难》的平仄跌入课本扉页的墨香,当背诵的好词佳句在粉笔灰的圆舞曲中渐次舒展,晨读的每个字符都是年轮生长的养分,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时刻绽放:或是月考作文里忽然跃出的惊鸿比喻,或是运动会广播投稿中被掌声镀金的即兴祝词。数年后考场铃响的刹那,那些被晨光腌渍过的诗行,定会如春汛般漫过答卷,在命运的坐标系上折射出星辉般的光轨

        粉笔末的微芒在讲台上飘散,物理老师正绘声绘色地演绎简谐波的舞蹈轨迹。当立体几何的辅助线在昏沉的脑中突然化作五线谱时,我才惊觉:这些被称作"知识点"的碎片,是师长们用心血熔铸的法宝。老师,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者,更是手持光谱仪的领航者,将文明光谱中特定频段的光,投射在每个年轻灵魂的感光胶片上。英语老师反复强调,写完型填空题,要先完意,后完型。其实这种全局观照的方法,亦可应用于人生规划之中:比如,在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时刻,看清时代潮流与明确自我禀赋就显得尤为重要。人生这场终极完型,本就没有标准答案。我们穷尽一生,不过是让每个选择与人生的上下文巧妙呼应,让离散的篇章汇聚成气韵贯通的生命之诗。

        犹记得,初入学的我如游离的孤电子,在教室磁场中无序碰撞。直到某个午后,前桌转身递来的笔记本上,竟这样解释《师说》的情感脉络:“韩愈此刻的心境,正如浓硫酸遇水,剧烈放热。”在中加校园的生活如同未写完的诗集,每一页都洒满同窗共度的墨迹;温情如细流,在成长的裂痕中滋养出坚韧的根系。想起先前在练习册的页尾看到的那句:“校园给予你们同学,同学给予你们温暖,而你们——给岁月以星辰”,我心中只有无法言说的感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放学铃声第七百次响起,忽然想到教室外的光荣榜其实是时光的邮票,那些被红笔圈画的错题,都是青春特意留给未来的纪念章。就像物理课上学过的能量守恒——老师撒向我们的星光,正在某个平行时空,继续照亮着下一届少年眼里的银河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中加,课堂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,而是思维蝶变的孵化场。师长们以温暖守候化作润物春雨,同窗们用真诚相伴编织岁月锦缎。晨读时共赏的朝霞,晚自习偶遇的萤火,都沉淀为生命的珍贵注脚。我将带着中加赋予的勇气与热忱奔赴远方,让这段浸润着书香与友情的岁月,在记忆深处闪耀如初。‌

        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对学校的深厚情感和对学校精神的理解,大家通过深入交流与思考,进一步激发了爱校荣校的热情。希望同学们在欣赏这些优秀作品的同时,能够汲取其中的力量,进一步坚定对学校的热爱,积极投身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,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奋斗,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与辉煌。